2023考研311教育学原理真题—单选题及解析

2023/12/13 16:54:00 来源: 网络
分享:

  历年考研教育学原理真题就是帮助大家掌握教育学考研知识点,在做题过程中不仅可以了解出题思路,也可以查缺补漏找出薄弱教育学原理考研考点,海天考研集训营老师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考研311教育学原理真题—单选题及解析,备战2025考研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单选题

  1. 教育学史上出现过主要采用类比进行论证的教育著作,其中代表作是( )

  A. 拉伊的《实验教育学》

  B. 洛克《工作学校计划》

  C.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典型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夸美纽斯时代的理论并非根据实验、实践得来。在《大教学论》一书中,夸美纽斯将教育现象与自然现象做类比,依据自然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大教学论》一书的理论论证采用的主要方法是自然类比。因此,本题选择D。

  2. 根据谢弗勒的分类,下列三个定义依序分别属于( )

  (1)有人在自己的论著中将“教学相长”界定为教师的教与学的相互促进。

  (2)在日常语言中,“灌输”通常是指不容学生质疑的单项传递。

  (3)“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地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A. 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规定性定义

  B. 描述性定义-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C. 规定性定义-纲领性定义-描述性定义

  D. 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教育定义的类型。规定性定义为了叙述和表达的方便而指定某些词语代替某一词语,或者规定某一词语所代表的意义,往指作者自己所创制的定义,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描述性定义是对被定义对象的适当描述或如何使用定义对象的适当说明。纲领性定义是一种有关定义对象应该是什么的界定。因此,本题选择D。

  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十九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取得上述成绩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坚持了( )

  A.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指导思想

  B. 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思想

  C.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

  D.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的教育热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南针,是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理念和方略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教育确立的基本属性。办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民的发展。因此,本题选择A。

  4. 幼儿问:“霸王龙到底有多大?”爸爸并没有直接告诉儿子相关数据,而是跟他说:“霸王龙蹲下来不仅占满我的整个院子,站起来可以高过我们二楼的窗户。不过你放心,霸王龙钻不进来,因为它的头比我们的窗户还要大。”爸爸的描述所蕴含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 )

  A. 不平衡性 B. 顺序性

  C. 关键性 D. 阶段性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一些不同的特征。如童年期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和形象性,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情感特征是不稳定且形于外;在青年初期,以抽象思维为主,情感比较丰富细腻、深刻而稳定,理智感在情感生活中占主要地位。爸爸之所以没有告诉儿子相关数据,是因为儿童现阶段的思维还比较具象,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因此,本题选择D。

  5. 斯宾塞主张,教育旨在使人掌握自我保全、谋生、养育子女、维持社会和政治关系的知识,从事闲暇活动的知识,为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这种教育目的的取向是( )

  A. 社会本位 B. 政治本位

  C. 文化本位 D. 个人本位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从社会需要出发,根据社会需要来确定: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斯宾塞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人们怎样生活,教会他们运用一切能力,做到“对己对人最为有益”。我们把斯宾塞归在社会本位论中,社会本位论代表学者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求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唯一依据。因此,本题选择A。

  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了4份大型研究报告。其中,首次阐述终身教育理念的报告是( )

  A. 《学会生存》

  B.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C. 《反思教育》

  D. 《一起重新构想教育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终身教育理念的发展。1972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主席埃德加·富尔执笔的题为《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首次阐述终身教育理念。因此,本题选择A。

  7. 在讲解李清照诗词的课上,学生在学到“浓睡不消残酒”时,对于古代酒水的酒精度产生了兴趣。因此,老师调整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转而和学生讨论古代词人与酒文化的主题。这节课主要涉及的课程类型是( )

  A. 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会的课程

  B. 正式的课程、领会的课程、操作的课程

  C. 领悟的课程、操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D. 经验的课程、操作的课程、理想的课程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古德莱德课程理论。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领会)的课程、实行(操作)的课程、经验的课程。题干中涉及了正式的课程、领悟(领会)的课程、操作(操作)的课程。正式的课程,即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领悟(领会)的课程,即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实行(操作)的课程,即指在课堂里实际展开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因此,本题选择B。

  8. 主张教学活动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导学生进行人格化和个性化的教学论流派是( )

  A. 行为主义 B. 认知主义

  C. 人本主义 D. 社会互动论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教学论流派。人本主义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教学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教学目标是使人成为真正独立的人,培养对变化开放的、灵活的和适应的人,学会怎样学习并且因而能不断学习的人,最终使学生完成自我实现。因此,本题选择C。

  9. 科尔伯格及其团队在运用道德两难故事促进学生道德判断发展的实践中,研发了一系列围绕道德两难故事的提问和追问策略。其中,引发学生内部道德认知发展冲突的关键策略是( )

  A. 突出道德争端的提问

  B. 突出相邻阶段论证的提问

  C. 争端间追问

  D. 普遍后果追问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道德发展策略。科尔伯格为了使学生能够进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深入提问的策略:升华性问题、突出相邻阶段的论点、澄清与总结、角色扮演问题与策略。根据道德判断发展的“+1”原则,教师有责任突出道德推理中相邻阶段的论点。因此,本题选择B。

  10. 富勒使用自编的《教师关注问卷》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调整,发现从入职到退休,教师的关注供点依次是( )

  A. 生存、学生、教学情境

  B. 教学情境、学生、生存

  C. 学生、教学情境、生存

  D. 生存、教学情境、学生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教师专业发展阶段。1969年,为改进教师教育,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学者弗兰西丝·富勒编制了《教师关注问卷》,研究教师所关注的事物在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更迭。富勒认为,个人成为教师的这一历程是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提出了在成为教师过程中教师关注的4阶段发展模式。这4个阶段分别是:任教前关注、早期生存关注、教学情景关注、关注学生。因此,本题选择D。

  11. 在《课堂生活》中,杰克逊描述了“拥挤的人群”“评价性的环境”以及“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从教育功能角度看,这种影响属于教育的( )

  A. 显性功能 B. 隐性功能

  C. 保守功能 D. 超越功能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教育学原理中课程类型。美国教育家菲利普·W·杰克逊的经典著作《课堂生活》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作品。他认为人群、表扬和权力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种隐形课程。这种隐形课程可以用3个“R”来概括,即纪律、规范和常规,呈现三大特点;拥挤的人群、评价性的环境以及不平等的权力关系。从教育功能角度看,这种影响属于教育的隐性功能,具体指这种结果既非事先筹划,亦未被觉察到。因此,本题选择B。

  12. 俞子夷在回顾自己辅导某学生算学的经历时写道:“他不但信我,和我接近,待我好,他常在别人面前自夸;他最得意的是我教他。他起先或者以为我不想教他,不屑教他。后来渐渐的和我接近,知道我的确是他的朋友,帮助他克服了好多算学上的困难。他是孩子,所以很天真的信仰我,所以无论说什么话他都是听的。”(《教算一得》)这段经历表明,教学过程应处理好( )

  A.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

  B.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C.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D. 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原理中教学过程中应该处理的几种关系。智力因素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指兴趣、动机、需要、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方面的因素。在教学中通过改进教学本身,使教学内容与过程富有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以便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本题选择C。

  以上就是2023考研311教育学原理真题的部分内容,掌握教育学考研重难知识点,更多考研教育学真题,继续关注海天考研网。

  2024考研人数已公布,达438w,考研热度依旧火热!如何备战2025考研?哪个考研专业适合自己?在职考生如何备考?考研知识点繁多,择校困难大,和海天考研咨询老师聊一聊。网课面授多项选,专业辅导1对1全年集训随时学!

中间广告图.jpg

活动专题